I'm a hint
maoqiu technology - News details
News Details

干货 | 关于“智能合约”你都了解多少?

Published on:2018-06-21 11:40:12

智能合约是一个区块链项目的核心。但是这是什么呢?它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就我们目前对于区块链的讨论而言,我们已经讨论很多话题,包括“是什么使得区块链转账不可篡改”,“区块链技术是如何在多方金融交易中提供信任”等等。

但是区块链技术如何去中心化的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智能合约”的内容。



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

从某种程度上说,智能合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约,是一套软件程序,是基于区块链的,并且会在区块链检测到某些特定数据条件下时会触发。

如果说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模糊,这是因为智能合约可以在很多场合进行应用

再正式介绍智能合约之前,先来说说当前存在的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公链,即比特币和以太坊。


前者作为区块链1.0版本的代表,区块加载的账本信息比较单一,集中于认证新币产生以及旧币在账户间转移,并无其他更多功能。

而后者作为区块链2.0版本的代表,更重要的是想要创建一种操作系统式的生态,人们可以利用该生态实现更多样化的价值创造与转移,而其核心工具就是所谓的“智能合约”。


什么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并不是什么最新的科技产品,其实,智能合约最早是由尼克萨博在1996年首次提出的概念。

更确切的说,它是出现在比特币时代之前的,他对智能合约的定义如下:

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约定,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约定的协议。智能合约的基本思想是,各种各样的合约条款可以嵌入到我们使用的硬件和软件中从而使得攻击者需要很大的代价去攻击。

很显然,当区块链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努力尝试用区块链来实现这种可自动执行且攻击代价昂贵的智能合约。

如果非要举个例子,而智能合约的原型,就类似于自动售货机一样,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实现共识并予以执行的。

可以说,所有这些新的智能合约的平台,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去中心化的世界:编写和执行从不停止的代码成为可能,这就导致了未来各种各样的创新,比如“去中心化的Uber”、“去中心化的Airbnb”以及“去中心化的Deep Web”。


或者更进一步来讲:实现去中心化的计算,是以太坊试图成为“世界的计算机”不必可少的一步。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构建及执行分为如下几步:

1、多方用户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

2、合约通过P2P网络扩散并存入区块链;

3、区块链构建的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多方用户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用户必须先注册成为区块链的用户,区块链返回给用户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做为用户在区块链上的账户地址,私钥做为操作该账户的唯一钥匙。

(2)两个以两个以上的用户根据需要,共同商定了一份承诺,承诺中包含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以电子化的方式,编程机器语言;参与者分别用各自私钥进行签名;以确保合约的有效性。

(3)签名后的智能合约,将会根据其中的承诺内容,传入区块链网络中。

未来,区块链的应用可能更多是向智能合约的方向发展,并对数字货币和其他金融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

但需要指出的是,区块链是技术手段,尽管它对比特币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并不构成对比特币正当性和科技创新性的背书。

以区块链技术来划分“古典互联网”与“现代互联网”的说法已经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结语

相较欧美各国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大踏步迈进,在谨慎金融观指导下的当今中国,许多应用看起来难免有“过家家”之嫌。

但这又何妨呢,既然技术和制度都还需要完善,那就边走边看,边看边改,最近的小协议不也是这样么,以开放的心态和稳健的脚步迎接时代变革的到来。

最后,读完本文,你对智能合约一定有了基础的了解,目前2000多个区块链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们的智能合约,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智能合约能否发挥其全部的作用是项目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方式。(文章来源:未来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