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众瞩目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终于公诸于世了,我们何其幸运,成为了第一代“看见”黑洞的人!
谁料想,还来不及有一点点儿防备,大家却被告知这个黑洞照片不得随意转发朋友圈,因为其版权属于视觉中国所有,除非你愿意为此支出高昂的使用费,否则就等着视觉中国那像瘟疫一样支配着恐惧的律师函吧!
现在你才明白吧,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视觉中国的。
这不,连人民日报也“惶惶不安”在自己的微博之中配上了“不敢配图”四个大字的图片,更不要说那些深受其害的自媒体小编们了。
视觉中国表示是通过法新社获取了图片授权,如果需要商用,则必须联系欧洲南方天文台。自媒体使用需要购买,价格在几百到几千不等。具体来看,自媒体使用不论是新闻传播(如公众号)还是商业用途,都需要购买付费,新闻传播800;商业用途需要申请,价格在3000以上。
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对此称,“用此图蹭个热点用于公司广告等商业目的有风险”。柴继军解释,任何一张照片都有版权,取决于版权人希望这张照片如何使用。就黑洞这张照片,版权归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这张照片在视觉中国网站上图片说明中已经表述明确:“此图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提供,仅限于编辑类用途,使用请署名欧洲南方天文台;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然而,黑洞照片真正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ESO)表示,视觉中国的这种版权主张不合法,ESO从未,也不能将他们的图片版权转让给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且视觉中国从未就黑洞图片联系过ESO,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自称是视觉中国代表的人联系过ESO。
随后,视觉中国迅速修改了那张黑洞图片的文字说明和版权说明,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甚至亲自回应称,已经进行了撤销版权声明。但一切都已经于事无补了,连如此庄严神圣国旗和国徽等都要拿来牟取暴利,不得不说,早已是众矢之的视觉中国,其所作所为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视觉中国恐怕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张黑洞照片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血案,公司被网信办连夜约谈,关闭网站开展整改,公司股票还不知道要吃几个跌停板,友商全景网络和东方IC网站也被连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开。
国家版权局官方微信称,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国家版权局发布公告称,国家版权局将把图片版权保护纳入即将开展的“剑网2019”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图片市场版权秩序。
新华社也发表时评称,打着版权保护幌子做生意不太合理。一个号称以版权保护见长的公司,却连国旗、国徽都明码标价,直至公众发现才匆忙纠正,究竟是疏忽大意还是视而不见?不能简单一句审核不严就搪塞过去。保护版权是社会共识,但不能为了利益滥用版权,以版权之名,图利益之实。对于此事,仅靠当事一方的自我反省是不够的,有关部门还要介入做进一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拿着“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图片”,讲着“世界图库巨头”的故事,坐享70多倍市盈率、200亿元市值,视觉中国以版权之名,图利益之实的“暴利时代”是时候画上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了。
鉴于,不妨将其所有图片放在区块链上,以免今后乱用别人的图片的时候,人家完全一脸懵逼。然后就是通过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可溯源性等特点,以解决当下图片版权的各种痛点,是你的就是你的,视觉中国拿不走,别人也拿不走!
图片上链,似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不过,视觉中国本身还是一只区块链概念股,区块链技术并没有拦得住它们的“无法无天”。视觉中国的核心业务覆盖了视觉内容版权的确权、追溯、交易、传播、保护等全业务场景,形成了商业闭环,目前公司已在版权确权中运营使用区块链技术。
在中国版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视觉中国存在着巨大的知识产权保护“黑洞”,归根结底,视觉中国是想钱想疯了,身为“行业龙头”只想着“碰瓷式牟利”,完全不在意破坏游戏的规则,实在是太过于利令智昏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