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是新时代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它不仅是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国际竞争的主战场早已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信息空间,并呈现出以信息空间的竞争和博弈为主导与引领的格局。
——毛球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明鎏
数字经济将中国推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更让人振奋的是,我们还没有看见它的极限。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计算,名义增长20.9%,占GDP比重为34.8%。中国数字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显著高于同期全国总就业规模增速。
另据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0.00%,并预计,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长仍将占到62.50%。
据埃森哲公司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将增长0.5%-0.62%。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数字经济更是被视为撬动全球经济的新杠杆。据预测,数字技能和技术的应用将使全球经济到2020年有望累计增加2万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经济总值的一半来自于数字经济。
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表示,要坚持把突破核心技术作为重中之重,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物联网加速突破应用,将成为创新的先导力量,中国要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瞄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要把我国在科技和市场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并积极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
美国基于安全理由、游说各国不要让华为参与网络建设,其实就是想通过围追堵截的方式,将信息空间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实际上,中美博弈的焦点和对垒的筹码始终离不开5G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市场话题。
尽管今天中国的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三级跳,从过去大幅落后到今日赶超欧美国家,尤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量子计算等领域,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可以弯道超车,领先美国。更不要说中国在太空探索、5G方面,都有骄人的成就。
根据IMF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机遇和风险》报告,目前中国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一些重要的数字产业中,已成为全球领导者,中国电子商务占全球交易量的40%以上。此外,中国在支付、云计算、ICT产品出口等领域开始扩大全球影响力。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信息化建设时需要补齐短边,构建自主开放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体系,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尤其要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紧密衔接,推动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建设。
王明鎏表示,补齐短板的关键在于夯实基础,构建先进的信息基础体系,实现万物互联和人、机、物共融,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准的建设,加速推动由“万物互联”向“万物数联”演进,为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全力为智慧社会的互联共通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同时,毛球科技也会扮演好数字经济助手的角色,与各行各业探索产业互联网共建数字生态。